吉林信息工程學校始建于1965年,2000年6月吉林市工業學校與吉林市電子職業技術學校合并,更名為吉林信息工程學校,同年,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。學校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,建筑面積2.44萬平方米,現有教職工216人,其中高、中級講師126人,“雙師型”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80%,在籍學生2700余人,69個教學班。開設計算機及應用、電子技術應用、工業與民用建筑、電腦美術設計等四大類12個專業。
學校提出了“讓每一個學生成功成才”的辦學理念,并提出了“面向市場,改型轉制,靈活自主,注重質量”的教改方針,確立了“上一流設施,建一流隊伍,創一流管理,建一流質量”的工作目標,學校始終強調以能力為本位,以素質教育為核心,構建特色化的教育教學體系。
能力為本,素質先行。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,學校對教學計劃進行了全面調整,在“寬基礎、活模塊”試點的基礎上,采取“分層次教學”方式,因材施教,最大限度地滿中所有學生需要。理論教學堅持以“必需”與“夠用”為原則,采取“刪、增、減”措施,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改革,突出新知識、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方法,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培養。學校將素質教育放在首位,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,每年都在各種省、市比賽中獲獎。
幾年來,各屆領導班子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客觀審視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,全面進行體制創新和教育改革,走出了一條圍繞經濟轉型加速教育轉型的新路,學校辦學活力日漸顯現,招生人數逐年增加,畢業的學生普遍得到社會的認可, 就業率高達99.1%,學校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培養了大量實用人才。
20多年來,學校共培養近1萬名畢業生,其中為本本地經濟建設輸送了8000多名素質較高、專業技能過硬的畢業生。市直機關、地稅局、國稅局客運分司、房產公司、證券公司、金融、郵電、中小學校、新聞媒體等單位都有該校畢業生的身影。尤其是我市it企業有近45%左右的員工都是該校畢業生。不少學生還被深圳富士康集團、創維集團、北京中關村、上海福地企業股份公司等多家外省企業錄用,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