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機電工程學校前身是“吉林市拖拉機駕駛員學校” ,始建于1963年3月,座落在吉林市江南大長屯(原吉林市鋼廠舊址)。1964年省政府決定將“延邊拖拉機駕駛員學校”并入“吉林市拖拉機駕駛員學校” ,并將學校更名為“吉林市農業機械化技工學校” 。1993年,經省政府批準,在原校名基礎上另冠“吉林機電工程學校” 。
建校初期,職工48人 ,在校生500人左右,占地面積約80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6700平方米。當年建校當年招生,首屆招生250人,共分為5個班。1963年到1966年共招四屆學生,計1000人(其中包括1964年延邊并入50人),1967年停招。1969年末,經中共永吉地委決定學校下馬,職工“插隊落戶” ,走“五·七”道路。
1973年3月,開始復校。因原校址被占用,經吉林市農機局決定,選定現校址(原吉林市種馬廠),職工21人。當時可供利用的只有三棟破舊平房,一個馬廄、一個隔離廄。總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。辦公設備只有二張辦公桌和一個鐵皮箱子。
1974年春天,建500平方米平房兩棟(學生宿舍、食堂),并開始籌建3000平方米教學樓,馬廄就成了當時最“理想”的教室。1974年9月,迎來了復校后的第一批工農兵學員,2個班,100人,學制二年。1975年和1976年,招收兩屆社來社區學生,計363人,在校生300~360人。到1976年末,職工由21人增加到65人,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,固定資產不足百萬。
1977年,我國恢復了高考制度,當年招生98人,2個班,從此,步入了統招統分階段。1978年,教學樓交付使用,馬廄改為實習工廠。
1989年末,省教委對全省中等專業學校進行“辦學基本條件”評估。由于學校基本設施不夠,被評為“基本不合格”學校,限期改進。學校就此事向主管局進行了匯報,此事,引起了吉林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。1990年4月,由吉林市計委牽頭,市農委、教委、財政局、農機局聯合來我校召開了現場辦公會,經研究決定籌建3000平方米教學樓。1991年復評時,教學樓已開始施工,摘掉了“基本不合格”的帽子。
1991年,學校將“農村電氣化專業”改造為“工企電氣化專業” 、“鄉鎮企業管理專業”改造為“工業企業管理專業”,增設“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”和“機械制造專業”,強化了技術管理知識和技能培養。
1993年,根據市場變化,重新調整專業。組建了汽車運用工程、電氣化工程、企業管理工程、機械工程四個學科,成立共同課學科。先后開設了八個專業,并已具備相應的辦學能力,具有“機、電、管”特色 四個工程學科的專業結構雛型已經形成,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,辦學規模和渠道不斷拓寬。1993年10月,經省政府同意,省教委行文,批準我校另冠“吉林機電工程學校”校名。
1993年3月,原吉林市郊區農機校整建制劃并我校。劃入占地面積16.8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676平方米,固定資產485.610萬元,職工人數13人。
從1994年到2000年,是我校快速發展并走向成功的七年。在上規模、上檔次、上水平思想的指導下,我校著重進行了改善辦學條件的基本建設。1995年,新建540平方米的實習工廠,3101.85平方米的男公寓;1996年,新建2215平方米的綜合樓;1997年,新建1402平方米體育館,2058平方米的圖書館;1998年,新建2100平方米學生食堂,組建了3000平方米的實驗中心,下設25個實驗室,新建標準的田徑運動場(四百米跑道),新建8000平方米柏油風雨操場(籃球場、排球場各四個);1999年新建8000平方米水泥干道,校區進行了軟硬覆蓋,種植了花草樹木,草坪和綠籬。
1998年,省教委對全省中專學校進行選優評估,我校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。
1997年吉林省招生實行并軌,隨之而來的是高校擴招,高中升溫,中專生源急劇下降。面對“趙勝難、就業難”的困境,我校大膽解放思想,深化招生制度改革,先后開辟了黑龍江、遼寧、山東、河北四省,招生區域擴大到了六個省,實現了跨省、跨區域招生。在全校職工的積極參與下,招生人數逐年提高,從此,我校走出了低谷,擺脫了困境。
2000年5月,學校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“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”(中專)。
2000年,我校啟動了“能力教育”新模式。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改革培養目標;以培養目標為指導,改革教學內容;以實訓教學為重點,改革教學方法;以學分為管理手段,改革管理模式;以能力考核為重點,改革考核辦法。
2002年學校“機電技術應用專業”被教育部列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首批示范專業。
2004年,我校被教育部確定全國百所“半工半讀“試點學校之一;
2005年我校“數控技術應用專業”、“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”被教育部等國家八部委評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培訓基地,建成了吉林地區第一個汽車公共實訓基地。
2009年我校“汽車運用與維修”、“機電技術應用專業”、“數控技術應用”等三個專業被吉林市教育局確定為重點建設專業;
2010年我校我校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評為校企合作優秀人才培養院校,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被評為機械行業全國骨干建設專業;
2011年,學校通過了國家教育部辦公廳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、財政部辦公廳關于“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”第一批項目學校建設方案及任務書的復核評審,正式成為了“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”第一批立項建設學校。
如今,學校已經是一所具有近半個世紀歷史的國家及重點中等專業學校。校園占地22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,在籍學生4500余人,師資力量雄厚,教職工228人,98%上的教師在大學本科及以上,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0余人;高級職稱69人,中級職稱 74 人,初級職稱58人,固定資產增加到 3000多萬元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,學校堅持“以服務為宗旨、就業為導向、以能力為本位、以質量為核心”的辦學理念,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設置專業,走出了一條“專業立校、專業強校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。學校構建了工科為主體,以“汽車、機械、電氣”三大優勢專業群為支撐的一主兩翼三位一體的專業發展格局,形成了以機電技術應用、數控技術應用、汽車運用與維修、電氣運行與控制等12個重點專業為基礎的專業體系。
先進的教育理念,成熟的辦學模式,嚴格的管理體系,使我校學生培養質量越來越高。我校連續十年招生突破千人畢業生的安置率達到100%,出口順暢、入口興旺是我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,也是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,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基本立足點。
回首往事,我們豪情滿懷;展望未來,我們任重道遠。
今后,我們要繼續樹立科學發展觀,堅持職教特色,創新辦學模式,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中,發揮主渠道、主力軍作用,使中職教育又好又快發展,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、構建優質均衡和人民滿意的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!
機遇與挑戰并存,帶著領導的囑托和厚望,我們決心用充滿自信與力量的雙手,努力耕耘,堅守職業教育這片沃土,用我們蘸滿熱情的畫筆,勾畫機電更燦爛更輝煌的畫卷!
的